我自己原本的電話用了超過四年了,一直相安無事,當然隨時日消磨,也漸漸跟不上時代,例如說專屬保護殼已經很難找到。加上表面不免刮花、機能老化,最讓人頭痛的是電池損耗率太大,半天不到就把電量消耗,結果要硬著頭皮問朋友、餐廳借充電器。

工作上要進修是很常見的事,我有幾位朋友就因為工作關係而以半工讀形式報讀碩士課程。荀子《勸學篇》就說過「學而不可以已(止)」。只是因工作需求而學習與自願性學習相比較,我更欣賞後者而已。

畢業之後要面對生活,好像很多事情有了什麼改變。簡單地說就是理想主義轉成現實主義。我在大學後期早已明白,理論不切合實際,最終只會鬧出如按圖索驥般的笑話。所以我那時選擇不去上課,而是在其他地方學習,如交友、工作、旅行、學習課外書。畢業後的想法,更加堅持如此,所以書一樣看,只是有點變化,從虛無的文學、宗教書籍、理論物理、純粹數學變為社會學書及經濟學書。

我自經營網誌後開始,每年最後一天都會寫一篇除夕雜感,一來是懶想題材,二來也為自己過去一年作一點反思與總結。

一年真空期,有人問我是否更加清楚自己想走的路。那時想做一個科學家,一個教授,但至於做法,仍然是很模糊。加上文人思維已經植根,性格漸漸狂放不羈,與科學研究,實在格格不入。兩種能力需求的分歧,在表達上不斷產生矛盾,成為了我內心世界急需解決的問題:是消滅其中一股思維?放棄兩股思維?還是融合兩股毫不相干的思維?

我在應上大學的年齡沒有上到大學,因為中學畢業試失手,大學夢碎,那一年是失意的一年,處於低谷中默默渡過。基本上中學同學各奔前程,只有我自己停滯不前。所以日常除了獨自在自修大學考試的功課內容外,就是看書解悶。

如果說童年的閱讀是奠定基礎,中學時期的閱讀是一個累積知識的過程。如今回想起來,原來中學時的我,大部分時間都在書海裡渡過。

© 2018 吉茄。 版權所有。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